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国内资讯报道>上海完善创新体系 发展新兴产业

上海完善创新体系 发展新兴产业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网易微博


“2012年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完善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服务体系。”

2011年,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工作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聚精会神抓落实,集中精力抓推进,“调结构、促转型”的效果初步显现,确保“十二五”产业和信息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工作有序推进

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可比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7%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左右,快于工业增长;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增长20%左右。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超过4700亿元,增长15%;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左右。预计全年工业投资达1300亿元,比去年略有增长。全年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751项,调整危化企业88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5%以上。至年底,国际出口带宽扩容至450GB,国内出口带宽扩容至2000GB;光纤到户覆盖超过400万户,光纤上网用户超过100万户;“两化融合”指数达到75。

一、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启动推进11个重点专项。实施智能电网、3~5万辆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专项方案;一批云计算、新型显示和物联网专项获得国家支持。重点项目有力推进。启动46个市级重大项目和48个委内重点项目,已启动的C919大型客机研制、商用航空发动机、电动汽车等一批重点项目继续推进。

二、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落实重点专项。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建设,组建市建筑通信网络有限公司,率先探索光纤到户第三方专业维护模式。改善市场环境。率先发布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新建移动通信基站基本实现集约化建设。推进应用项目。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台接入13家公用事业单位;法人网上身份统一认证系统等形成建设方案。

三、促进服务经济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推进落实鼓励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的财政扶持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新认定12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信息服务业启动健康云、文化云等示范项目,推进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和云海数据中心建设,落实营业税差额征收和增值电信业务适用3%营业税税率政策。

四、工业投资和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完善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机制,重点跟踪推进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840多亿元,推动三一精机、大众动力总成等新开工项目较快增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国家级、市级技改重点项目,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3.8%。

五、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大工业节能降耗力度

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铁、石化重大布局项目调整,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危化企业调整任务。工业节能降耗推进工业能效对标、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等能效工程,聚焦节能技改专项,促进主要高载能产品单耗下降。

六、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完成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建,初步形成“1+17”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800家;推动20家中小企业成功上市,发行3只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2012年工作考虑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焦重点实施一批专项。云计算,实施“云海计划”,推动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和云海数据中心一期建设。物联网,在城市安全、智能安防等领域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强化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新型显示,提升LED产业研发和产品水平,推动TFT-LCD中小尺寸面板关键配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激光显示产业发展。智能电网,加快发展智能变电站、新能源接入及电力电子等产业。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一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机构。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左右,壮大区县级、集团级、企业级的技术中心储备队伍。二是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跟踪支持10家左右产学研合作体,突破技术和市场瓶颈,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三是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鼓励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20个左右本市企业参与的国际、国家及行业重要标准制定。

二、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宽带城市建设。继续开展光纤到户建设,家庭宽带用户平均接入带宽提到8M左右。二是无线城市建设。加快扩大无线局域网等无线网络覆盖。继续推进本市TD-LTE规模技术试验。三是深化三网融合。完成国家三网融合试点任务,促进业务融合和应用发展。推进国家网络视听、数字出版、视频应用等产业基地、运营中心建设。

在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方面,一是推动数字惠民。在全市推广使用100万张电子账单,继续推进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二是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法人信息共享和应用系统建设和应用,完成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平台项目立项并启动建设。三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在研发、制造、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信息化应用及集成水平大幅提升;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促进二三产业联动。

三、推进制造业改造提升

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推动列入市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25个产业项目建设。研究制订《上海市技术改造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国家重大专项为抓手,着力推进一批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形成引领效应;着力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主辅配套和专业化发展能力;着力优化服务,加强政策、资金、人才向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集聚,加快改造提升步伐。

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一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在电气电站服务、检验检测、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化学设计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供应商品牌。二是深化电子商务发展,稳步提升平台服务质量和中小企业应用水平,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品牌;鼓励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三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经济联动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带动功能区的二次开发与转型提升。

文化创意产业。一是提升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内涵。打造一批地标性集聚区和一批业态特征明显的主题性、特色性集聚区。二是打造创意产业服务平台。支持一批能为创意产业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贸易、金融等服务支撑的重点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完善上海市创意产业展示与服务平台、设计之都展示与交流平台、集聚区资源共享平台等综合性服务平台。三是培育知名创意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创意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的创意化发展、打造知名专业创意服务企业、支持中小制造业企业与专业创意设计企业对接。

信息服务业。推进重点领域发展,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推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工业软件研发及成熟产品的市场化应用。专业信息服务业推动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第三方支付系统监管、数据挖掘等重点金融信息服务项目建设。新兴信息服务业支持基于乘用车、特种车辆、北斗导航技术的重大项目建设。

五、完善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服务体系

服务中小企业。一是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支持区县延伸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提升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能级;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云”建设,支持一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服务,形成全覆盖、信息化、即时性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完成1000家细分行业领先、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企业培育目标;推进中小企业园区建设;继续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三是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加强政银沟通,推进银企合作,建立和深化区域性融资服务网络;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引导担保机构等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扶持;四是增强中小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加强与国外相关中小企业组织的交流互动,开拓与新兴市场国家的交流;加强与兄弟省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交流与互动对接工作;继续加强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上一篇:国家金卡工程物联网应用联盟27日挂牌
下一篇:北京海淀区将实现物联网管理路侧停车位


注册帮助 | 国际物联网 | 物联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客服QQ:2395758348 | ©2006-2012   国际物联网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国际物联网市场运营:鼎盛创媒 | 粤ICP备120115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