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国内战略规划>国家粮食局参与粮食物联网示范应用合作

国家粮食局参与粮食物联网示范应用合作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网易微博


在深圳举行的高交会上,国家粮食局、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粮食局签署了粮食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合作协议,将联手加强物联网在粮食流通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徐建平(微博)在会上说,粮食行业是传统行业,负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而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依靠科学的管理,更要依靠信息技术。实现粮食流通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粮食行业应用,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行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说,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相比,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慢,差距大,还存在技术发展不平衡、信息孤岛、人才缺乏等问题。而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储粮数量大、储期长,而且粮食流通量大。每年北粮南运的运输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0%,跨省流通量约占粮食年产量的30%,粮食流通总量约占粮食年产量的50%,粮食流通领域储藏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对此,“十一五”期间,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粮食流通领域的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江苏粮食局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基于RFID技术的区域粮食物流示范项目已经在江苏省取得良好效果。研发的智能粮情检测、低剂量环流熏蒸、智能通风、高效谷物冷却等“四合一”技术,已经在1000多个中央储备粮库推广使用。

“目前我国以信息技术带动的粮情测控、自动通风,环流熏蒸等绿色储粮技术已经步入世界粮食储藏先进水平。针对北粮南运数量逐年增加情况,在粮食物流与电子交易领域建立了粮食全程质量追溯、追踪监控,优化物流方式,减少搬运次数,减少物流过程中的粮食损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化在粮食物流方面的应用,对加强在途粮食监控,实现粮食质量全程可追溯,最终实现粮食流通的现代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子丹说。


上一篇:上海规划2013年完成既有小区85%光纤改造
下一篇:世界领先的物联网防伪追溯技术亮相高交会


注册帮助 | 国际物联网 | 物联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客服QQ:2395758348 | ©2006-2012   国际物联网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国际物联网市场运营:鼎盛创媒 | 粤ICP备120115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