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1:2011中国高新技术论坛 部长论坛 )

( 图2:2011中国高新技术论坛 部长论坛 )

( 图3:2011中国高新技术论坛 部长论坛 演讲嘉宾:匈牙利国家发展部部长陶马什.费莱基 )
( 图4:2011中国高新技术论坛 部长论坛 演讲嘉宾: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 )
第十三届高交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部长论坛于2011年11月16日14点在深圳会展中心簕杜鹃厅隆重举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深刻冲击着旧的经济格局,全球经济处于再调整、再平衡时期。加强国际科技与产业合作,更好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是当今各国、各地区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本届高交会部长论坛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国际合作展望”为议题,各部长及嘉宾就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战略进行了精彩的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
本届部长论坛由深圳市副市长张文主持,深圳市市长许勤担任致辞嘉宾,出席的演讲嘉宾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匈牙利国家发展部部长陶马什.费莱基、芬兰劳动经济部常务秘书埃尔基.维他宁、老挝科技部副部长洪潘.因塔拉、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列席嘉宾有几内亚比绍交通和通讯国务秘书埃斯特维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为本届论坛做了精彩的开场演讲。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匈牙利国家发展部部长陶马什.费莱基、芬兰劳动经济部常务秘书埃尔基.维他宁、老挝科技部副部长洪潘.因塔拉也都带来了紧扣论坛议题的精彩纷呈的报告。随后,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以《ICT的创新与全球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一番独特的畅谈。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的《抓住机遇 明确重点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题演讲,为本届部长论坛画上圆满的句号。(具体演讲内容请见部长论坛现场实录)
附件:第十三届高交会部长论坛现场实录速记稿
时间:2011年11月16日 下午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五楼簕杜鹃厅
【实录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第十三届高交会部长论坛即将开始!现在有请深圳市政府张文副市长主持部长论坛,大家欢迎!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部长论坛作为高交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举办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高新技术领域促进学术交流,引领思想碰撞、助推政策研讨、感受世界科技前沿动态的高端平台。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今天在这里举行第十三届高交会部长论坛。将围绕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发展远景和国际合作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出席今天部长论坛的嘉宾有:
中国商务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匈牙利国家发展部、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芬兰劳动经济部、老挝科技部、几内亚比绍交通和通讯以及深圳市有关官员。
我谨代表高交会组委会和深圳市政府对各位尊贵的嘉宾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在有请第十三届高交会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市长许勤先生致辞,大家欢迎!
许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第十三届高交会部长论坛。部长论坛历来是高交会的重头戏,自2003年举办以来,已有来自39个国家、72位部长级以上的官员在这里发表了精彩演讲。这里已成为各国政府高层官员开展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利地推动了国际科技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今天,我们又非常荣幸地迎来了五个国家的八位政府高级官员。在此,我谨代表高交会组委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地冲击着旧的经济格局,全球经济处于再调整、再平衡之中。世界迫切需要新的增长动力,引领经济走出危机。值得庆幸的是全球科技创新正在孕育着重大突破,这给世界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世界各国都将注意力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发展,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加强国际科技与产业合作,更好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是当今各国、各地区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今天,各位部长及嘉宾将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国际合作展望这一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就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战略进行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我相信,本次论坛必将进一步增进各国对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必将有利地推动全球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和发展。对深圳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是一个与各国、各地区加强合作交流的重要舞台。
深圳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创新型城市,同时也是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我们将与各国、各地区一道在中央政府、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的支持下,共同努力抓住机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最后,祝本次部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在深圳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
主持人:谢谢许勤市长的致辞!现在进入论坛演讲阶段。首先,请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先生演讲,大家欢迎!
张晓强: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下午好!值此第十三届高交会顺利召开之际,很高兴能参加本次论坛并与各位参会者共同探讨深化国际合作、发展新兴产业等重要议题。
三十年前,中国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为标志,实施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深圳就是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
当前,世界经济已缓慢复苏,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却继续呈现。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受日本地震与核泄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继续恶化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高企,滞胀风险加剧,使得新型经济体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与此同时政策紧缩也导致经济明显减速。就在三周前,希腊曾计划就欧盟提出的金融救助计划进行全民公投。同一天美国证券公司MF破产再次引发了全球重要股市的大幅下挫,带来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一轮恐慌。
总体看,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艰难曲折。在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内的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在当前的全球形势下,以往过度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是中国刻不容缓的重大题目。
今年三月,中国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未来五年中国要着力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促进使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是中国今后五年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已经编制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生物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基于全球科技创新的成果。因此,在中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必须深入参与全球化的研发、全球化的生产和全球化的市场。
近年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与空客、波音、英特尔、微软、日立等著名高技术跨国公司的合作扎实推进。为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在世界各国新兴产业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与世界各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互信,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形式,着眼未来,一定能深化相关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
为此,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将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发展新兴产业将坚持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道路。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促进全球多元化的创新资源投向中国的新兴产业。
第二,提高合作层次。中国将为境外企业来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境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中国建立各种形式的研发中心。中国也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高端国际人才投身于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三,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在通信、数字电视、生物、航空、新能源等领域已经逐步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我们将鼓励和支持中国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到海外投资建厂、并购重组及合作研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深化国际合作与相关国家一起创造与分享技术进步的成果,实现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有句古语,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在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只要能坚定信心、加强合作,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与就业岗位的增长,从而实现全球经济的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晓强主任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先生演讲,大家欢迎!
李金早: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十分荣幸参加此次高交会部长论坛。能够听到各位对当今世界经贸形势发表深刻见解,机会十分难得。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入世十年来,中国全面旅行了入世的承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外贸进出口总额近三万亿美元。出口居世界第一,进口居世界第二,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在外贸进出口的占比达到53.6%,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占比达到30.4%。面向未来,为实现全民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已经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做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将重点培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积极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商务部已经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个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要力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国际化主体竞争力增强,贸易和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全方位的发展体制逐步形成。
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修订鼓励引进技术目录和鼓励进口技术产业的目录。支持新兴产业在境外申请专利,注册上商标,取得国际认证。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供创业基金等方式广泛引进高端人才。
第二,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推动重点国家的双边产业合作规划,利用对外援助,贷资承包等方式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发挥机构和中介的作用,提供国际市场信息服务。
第三,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促进对外投资发展,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补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鼓励外资以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中国企业的改组、改造、建立重组,鼓励研发中心等。
第四,创新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育若干具备行业领军实力的企业。推动与国外相应机构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国际孵化器、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第五,加大扶持促进力度,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利用专项基金对国际化各环节支持,对重点领域开通国际市场给保障支持、通关便利。
第六,夯实国内市场基础,培育国内市场基础,推动国内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实施国内市场示范工程,积极引进先进的商业模式,推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等。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将以全球视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将积极探索合作的新模式,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这孕育着巨大的商机,我们真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