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国内资讯报道>温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2年8月19日获国务院批准

温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2年8月19日获国务院批准


添加时间:2012-10-12 | 返回首页 |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网易微博


  温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2年8月19日获国务院批准。开发区位于温州城市东部,西接温州行政中心区、南靠温州生态园、北临瓯江、东邻龙湾城市中心区,包括东西两个园区:东园为原温州工业园区,面积4.42平方公里;西园为原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状蒲片和温州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面积20.23平方公里。

  目前,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管理运行机构和温州“人才特区”已落户温州高新区。区内共有2000多家企业,拥有23家国家、省、市专利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0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56家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已建成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首批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温州科技城核心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业创新平台,拥有科技孵化器面积20.5万平方米。形成了电工电气、装备制造、服装鞋革等优势传统产业,激光与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物联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

  温州高新区管委会将紧紧抓住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契机,坚持“高新致远”的人文精神和“创业创新乐园·幸福生活家园”的建区理念,以打造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长三角”、“海西区”协调发展助推区、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温州科技创新引领区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发展和环境改造提升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培育和发展激光与光电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高地·科技新城”。

  高新区将重点按照“两园呼应、四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分层级推进,以高新区为龙头,带动龙湾乃至温州市的转型发展。

  五大战略部署

  搭建激光产业平台

  温州高新区将利用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0万平方米,建成国际激光与光电孵化器,新建中国光电创新大厦(总投资4.65亿元,占地面积13.3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科技金融创新园(总投资18.15亿元,占地面积123亩,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光电科技创新园(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重点引进国家级激光与光电检测中心、工业设计等创业服务平台。集聚国内外一流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机构,形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计划建成7家以上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5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区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全部实现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交易转化平台建设,筹建温州知识产权维权中心高新区分中心。

  建设人才特区高地

  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科研人才资金投入、创业注册登记、创业投融资、税收优惠、建设用地、人才生活保障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加大拔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引进力度,加快聚集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依靠人才智力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区科技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3年要建成3.5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1200平方米的人才俱乐部,要规划建设3个酒店式公寓、2个专家楼、4个白领社区,将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7个以上,国家“千人计划”1名、省级“千人计划”3名以上。至2015年,重点引进20名以上领军人才、30个以上国内外优秀创新团队,引进不少于500名硕士以上毕业生入驻高新区创业创新,其中有海外科研工作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不少于20名。

  打造宜居宜商环境

  启动战略性规划“四带”环境建设,沿瓯江西接瓯江路、东延东园打造沿江滨水景观带;沿瓯海大道提升绿色走廊、完善绿道网打造自然绿色景观带;沿塘河水系打造“七纵六横”环水生态景观带;沿机场大道和温州大道在提升绿道网的基础上打造亮丽景观带,提升整体环境层次。重点建设石坦山37.5公顷的山地公园和高新区滨水公园等7个绿化工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道路街景布置,加快东园、西园市民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用足用活优惠政策

  国家级高新区享受许多优惠政策,比如融资便利、科技项目申报单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贴息、“新三板”扩容等。各个国家级高新区,是科技部重点扶持发展的区域。温州高新区将以获批为新起点,全面出台支持高新区创业创新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包括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企业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发展、产业基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等政策。

  加强科技金融结合

  依托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走科技金融创新结合的兴区之路,引导民间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化项目,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贷款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手段加大对高新区企业的科技贷款力度,推行知识产权质押和科技保险,推动科技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引进和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加大对企业创业创新的融资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通过“新三板”上市融资。

  温州高新区概况

  2011年初,温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根据温州1650大都市总体格局,作出了建设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年3月,温州高新区通过整合提升,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同时向国家科技部正式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6月通过科技部专家考核验收,并于2012年5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核,同年8月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定名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坚持申报和创建两轮驱动,温州高新区开始了以申促建的全新历程,逐步建立起以产业、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发展新方式。

  激光与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877.5亿元,工业总产值611.6亿元,财政收入23.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8.3亿元,占园区工业总量的39%。

  目前,高新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1家,近3年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614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64项。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0人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2011年被确定为首批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

  温州高新区位于温州城市东拓的核心区域。在这里,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通枢纽优势突显,甬台温高速、金丽温高速、诸永高速、绕城高速交汇于此,温州港、金温铁路海陆联运,温州机场咫尺之遥,机场大道、温州大道、瓯海大道、温州轨道交通S1号线贯穿全区。独特的海陆空无缝立体交通网络,为高新区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这里具有丰富、高端的科技创新资源,已建成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温州科技城核心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业创新平台,汇集中科院、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批大院名校设立的创新研发平台,是一方创新资源集聚的高地。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运行管理机构、温州人才特区相继落户高新区,为温州高新区创造了重大的机遇,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两园呼应”、“四区支撑”和“龙头带动”

  温州高新区建设分为3个层级。

  第一层级为“两园呼应”,即东园4.42平方公里和西园(状蒲园区)20.58平方公里,形成一东一西、遥相呼应的格局。东园承接龙湾区和瓯江口新区,通过改造环境、重塑功能、提升产业,重点打造三大组团:沿黄石山姿态雕塑公园打造人文居住、生态旅游组团;沿机场大道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组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枢纽商贸、科技咨询研发;沿瓯江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组团。西园对接城市中心区和生态园区,通过优化环境、强化功能、集聚产业,重点打造三大产业园:依托科技城,打造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核心园;依托蓝江软件园,打造电子商务与信息软件产业园;依托文化商品市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

  第二层级为“四区支撑”,强化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布局模式,打造高端商住休闲区、滨江金融商务区、现代商贸服务区、科技研发孵化区等四大空间区域,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载体,支撑高新区发展。

  第三层级为“龙头带动”,通过“一城两园四区”的开发建设,在实现高新区自身腾飞的同时,按照温州1650大都市战略格局,进一步拓展高新区发展空间,利用温州高新区位于城市东拓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级高新区政策、技术、人才等优势,发挥温州高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级的龙头作用,带动龙湾乃至整个温州城市转型发展。


上一篇:如何进一步降低IP高清高速球监控系统的部署成本?
下一篇:物联网云计算在现代服务业应用渐成热点


注册帮助 | 国际物联网 | 物联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客服QQ:2395758348 | ©2006-2012   国际物联网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国际物联网市场运营:鼎盛创媒 | 粤ICP备120115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