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感知技术>ATR预防交通事故出新招,利用传感器提高驾驶技术

ATR预防交通事故出新招,利用传感器提高驾驶技术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网易微博


怎样才能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代表性的答案恐怕是令碰撞时可保护乘员的气囊系统,以及减轻碰撞影响的车体结构等的车辆进步吧。日本国内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减少,2009年减少到了5000人以下,被公认是汽车安全系统进步所作的贡献。2006年1月,由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担任本部长的IT战略本部发表宣言称,将以“世界最安全的交通社会”为目标,“在2012年度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到5000人以下”,实际上目标已经大幅提前实现。今后,随着事前察知因而可减轻事故影响的预防碰撞安全系统的普及,以及能够预防碰撞和追尾的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扩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还有望进一步减少。

但是,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方法难道只有汽车安全系统吗?实际上,交通事故的数量超过70万起,虽然一时有所减少,但仍处于高水平。致死率(死亡人数除以伤亡人数之和)为0.54%,近几年没有继续下降。如果不减少交通事故的数量,大幅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恐怕相当困难。ITS的普及和扩大虽然有望预防交通事故,但是,如果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进一步提高,交通事故应该可以更少。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ATR)开展了一项活动,利用电子技术定量评价驾驶员的技术,通过反馈评价结果,提高驾驶员的预防安全意识。将包括左右转弯时确认左右的确定性(脖子的角度和时间)、转弯时的速度、踩踏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的时机等驾驶员正常驾车行驶时的举动都加以数值化。并从中找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明确其与理想驾驶的偏差。通过使驾驶员认识到客观评价的结果,暴露出驾驶“习惯”中的潜在危险,从而把交通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日前,记者对2008年实用化以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一直在踏实收集着验证数据的ATR系统进行了采访,探索了其对于预防安全的效果。

利用头部和右脚的传感器掌握驾驶员的情况。ATR的系统使用配备3轴加速度传感器、3轴陀螺仪传感器,以及因性能规格不同还配备了3轴地磁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块。驾驶员戴上安装有传感器模块的帽子,右脚也安装相同的模块。帽子的传感器模块负责检测面部朝向左右的角度等数据,右脚的传感器模块则检测脚踩踏的是油门踏板还是刹车踏板等数据。模块的外形尺寸仅为39mm×44mm×12mm,重量只有20g,因此不会妨碍驾驶。系统除了该模块之外,还使用确定车辆位置的GPS模块,以及收集保存这些模块数据的小型设备。传感器模块检测的数据经蓝牙传送到小型装置。

2008年8月投入实用,首先从培训职业驾驶员开始。检测系统以ATR的基础研究为原型,由ATR与山城汽车驾校在2008年合作开发(业务由ATR-Sensetech开展)。该系统作为自动评价驾驶员的驾驶技能、提供改善建议的“Objet系统”,于同年8月开始在山城汽车驾校的职业驾驶员培训中使用。检测数据为将右脚位置(位于油门踏板、刹车踏板,还是不稳定)、颈部扭转角度、车辆速度3个项目,按时间的变化来表示。据称仅用区区3个项目,就能够知道转弯时颈部扭转角度是否足以确认左右、确认时间是否充分、车辆降速是否足够、改踩油门踏板的时机是否恰当等。结合直行时和左右转弯时等个别情况的评价,对整体驾驶情况以分数(满分100分)或5个级别进行评价。

假如转颈不足10度,就不足以确认左右,即使转颈幅度大,如果确认左右的时间短,也谈不上充分。驾驶员如果犹豫“是走还是停”,就会出现脚位置不稳定的数据。只需观察波形,则不只是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就连转弯时“看不见人影,不用太注意吧?”等“驾驶员的想法也能看出来”(ATR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环境智能研究室野间春生)。包括转弯时的速度、在视野较差的路口直行时的减速程度等存在个人差异的数据都能如实获知(山城汽车驾校把这种因人而异的速度叫做个人的“持有速度”)。

除了检测数据,从检测数据中看出的特征还将以简洁的文字展示给驾驶员。通过把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心理状态数值化,通俗易懂地向驾驶员展示短评,使驾驶员能够轻易地注意到自身的危险性。检测数据的评价方式是准备多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行为模式作为参考,通过将其与检测数据对比,提取驾驶员的特征。短评可以按照“略微注意”、“注意”、“需要改善”的危险程度,给出细致的评价。山城汽车驾校表示,通过每隔3~6个月利用Objet系统进行一次驾驶评价,驾驶员已经养成了安全的驾驶方法。


上一篇:法国推进智能电表普及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下一篇:安永王磊:标准化与安全性制约物联网发展


注册帮助 | 国际物联网 | 物联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客服QQ:2395758348 | ©2006-2012   国际物联网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国际物联网市场运营:鼎盛创媒 | 粤ICP备120115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