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一面在应对危机争取复苏,一面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谋求危机后全球实体经济的制高点。在这场第三次工业革命先机的抢夺战中,中国该如何排兵布阵?
“由于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当中,我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传统道路,必须把握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浪潮,加快走以两化融合为重要内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国斌在论坛上做出了如此回答。

如何走出危机实现复苏的全球性争论正在导出一个突破性的历史结论,全球需要进行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预言,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促使全球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而这一轮的革命将有望带来新一轮经济的增长。
“尽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等有关问题社会上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从目前的发展和应用来看新工业革命的未来可能还需要有更多的科学发展和更大的技术发明,但它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不容忽略的。”李国斌认为,首先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给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第二,信息技术网络在未来的工业革命当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第三,新的工业革命将给全球产业格局带来新一轮重大的调整和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都纷纷谋划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欲抢占第三次革命的先机。美国政府2009年12月颁布的《重整美国制造业框架》中详细罗列了计划追加的资金额度、应用方向和使用方式。重心放在发展新能源、生物产业和宽带战略等。英国2009年6月颁布的《构筑英国未来》提出要着手建设“明天的经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物产业等,确保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确立目标,至2020年绿色能源将占其能源总需求的35%,德国目前正在试验“能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