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地方发展>广东省产业信息化情况

广东省产业信息化情况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网易微博


为贯彻落实汪洋书记关于“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的重要指示,结合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由温国辉厅长牵头成立课题组,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重要意义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碰撞、战略资源争夺的新舞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普及应用程度成为评价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抢占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带动全社会的进步,成为广东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成为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融合,加快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为发展中国家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辟了新路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大趋势激发了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全球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促使电子商务成为经济贸易的重要模式,深刻改变了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催生出大批新兴产业,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广东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普及应用,是广东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促使信息资源成为新的基础性生产要素

在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将与资本、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一道成为基本的经济资源,在经济社会财富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物质和能源投入。据权威研究机构测算,到2010年,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至少可使我国年资源利用率提高30%。另一方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物流和资金流变得更加精准,有效降低社会运营成本。目前,广东省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大量的资本投入、物质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维持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已经走到极限。加大信息资源投入,替代和减少各种物质和能源投入,对广东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推动了社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变革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催生了电子政务,有力推动了政府运作模式的变革和优化,引发了政府工作流程重组、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使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可以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高满意度,对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重大支撑作用。同时,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推动了生活模式的转变。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促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手机、掌上电脑(PDA)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获取所需的信息与服务,推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保、治安、水电气等电子化服务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也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广东省人口结构复杂,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文化结构多元,社会管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非常突出。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社会管理和运作模式、改善公共服务和民生,对于建设和谐广东具有重大意义。

(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文化传播新途径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创造出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的新型网络文化,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新型网络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效率、广度和深度改变了信息知识传播的形态,打破地域和国界限制,加速不同文化间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融合。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文精神,在社会转型新时期,广东更加需要新型网络文化来推动广东进行文化创新,塑造新时期的新广东人文精神,形成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民主政治建设新载体

互联网对社会转型、扩大民主政治有独特的建设作用。互联网成为广大民众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大大地提高了民众参与的广泛性、平等性和主动性,深刻改变了民众社会政治参与模式,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条件。互联网使网民成为迅速壮大的新生社会力量,集中体现了民智民力,有效反映民情民意,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近年来,广大网民对“真假华南虎”、“黑煤窑”、“厦门PX项目”等一系列社会事件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改变了事件结果,网络社会正以新的形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建设和谐广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孕育了新的重大突破,推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深度融合。世界逐步进入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国内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入竞相发展、全力普及的新局面。

(一)信息技术加速向集成、智能、宽带、移动方向发展

微电子向纳米级、集成系统方向的发展加快。集成电路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Intel总裁Craig Barrett预测,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元器件将成指数级向更小、更快、更便宜方向发展,并持续到2015年。这种发展趋势将使智能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在大众消费品、设备和网络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集成电路在经历了2007年65纳米工业化生产之后,将迎来2010年45纳米、2013年33纳米和2016年22纳米三个工业化生产的新阶段,使得未来的信息产品体积更少、性能更高、应用更广泛、移动性更强。

计算技术向超高性能、智能化方向演进。计算机系统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美国能源部于今年6月9日公布,美国已成功研制出新一代全球最快的计算机,最大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0万亿次。人工智能从信息载体到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被广泛应用。

通信和网络技术向宽带、移动和融合方向发展。目前,3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部署,国际电信联盟(ITU)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33亿(国际电信联盟,ITU),普及率49%,3G用户突破6亿(CDMA发展组织,CDG)。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已启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4G)相关研究计划。新一代移动通信将融合室内无线、移动通信、广播、卫星等多种网络,实现广播、视频、流媒体、人体感官仿真等多种应用,帮助人们超越时空传递真实环境,表达真实情感,实现全方位沟通。

信息技术与生物、空间、纳米等技术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新一轮技术变革蓄势待发。DNA计算成为国际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以生物特征识别为重要应用的生物信息领域,已经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空间科技与超级计算机、微电子、光电子以及通信、遥感等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空间科技的发展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

(二)全球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进入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新阶段

分析美国、新加坡为代表的信息化水平高的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呈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出现促使电子政务从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办公自动化(OA),发展到提供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的在线化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发展也由“以政府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从以网站为载体到向公众提供“一站式”的公共在线服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推动了网络创新创业,催生了许多新业务,创新了商务发展模式,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的相互融合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利用,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个性化需求,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地增进人民的福祉。2005年世界信息社会峰会提出要建设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知识,促进经济和社会全民发展的信息社会。

(三)国内信息化进程加快,各地竞相发展,农村增速明显

北京、上海、浙江等先进地区发展迅猛。北京打造“数字奥运”,推进各类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建设无线宽带城市,实现无线宽带覆盖公共场所及全部奥运相关区域。上海加速社区信息化,将网络技术渗透到社区每一个家庭,推动人们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浙江实施“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数字浙江”,彰显民生理念和人性关怀。
此外,农村地区成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新的增长极。2007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增长率是53.3%,其中农村网民数量年增长率达127.7%,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国家在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方面加快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使这些地区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形成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全新局面。

(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普及应用的未来方向是打造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以各种方式融入和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世界推向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未来的发展,欧美、日韩、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以打造“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为目标的“U战略”,抢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

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将实现无论何时、何处、何种方式都能够实现宽带接入,电脑、移动电话、数字导航系统、FRID标签、传感器等各种设备与网络无障碍连接,文本、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畅通交换,商务交易电子化广泛开展,用户个性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最终形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环境,拓展数字化内容传播渠道和空间,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增值应用,创新一系列数字服务,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教育、娱乐、家政服务等方面更高需求。

三、现状与问题

通过对互联网普及程度、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与全球发达国家进行的比较,可以看出,广东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情况是:总体处于世界中游水平,具备较好发展基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都已起步,但网络应用落后于网络建设,渗透带动作用弱,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远未充分发挥,当前正在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普及应用的新阶段。其中,基础设施主要差距在于宽带上网速度、成本和普及率;电子政务主要差距在于跨部门整合程度和公共服务在线化程度;电子商务主要差距在于支撑环境;发展环境主要差距在于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

(一)信息网络建设速度快,但使用成本高、应用水平低

广东省已经建成一个国内领先、初步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信息网络体系。全省实现100%行政村通宽带及移动通信覆盖。截至2007年底,全省网民3344万,占全国15.9%,居全国第一。全省宽带普及率约为26%。广州市宽带普及率达到40%,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韩国、日本宽带普及率居世界头两位,分别为93%和55%。

虽然基础设施较完善,但家庭上网速度慢、成本高。根据世界银行在2007年4月发布的《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报告,我国网速普遍在2M/秒以下,约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使用费用约占收入水平的10%,与发达国家费用占收入水平的1%相比,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0倍。据统计,广东省家庭上网带宽和费用分别是韩国的1/16和14倍、分别是日本的1/21和39倍。
虽然网络普及较快,但应用水平较低。大部分用户还停留在浏览信息、网络音视频以及网络游戏等初级阶段,网络办公、网络商务、网络生活服务等深层次应用还较少。

(二)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多,但应用推进慢、资源整合难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08年度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在192个联合国会员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和对比中,欧洲国家整体水平领先,瑞典第一,丹麦和挪威分别居第二、第三位,中国的电子政务状况在全球排名第65,在东亚地区排在韩国和日本之后。

广东省电子政务总体处于行政业务电子化向公共服务在线化迈进,主要特征是以政府网站为载体,向公众提供信息公开和网上审批服务。广东省建成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平台,90%县级以上政府建立了门户网站,各级政务服务网站达2300多个。但广东省政府网站访问率不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


下一篇:欧盟12项行动保障物联网发展


注册帮助 | 国际物联网 | 物联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客服QQ:2395758348 | ©2006-2012   国际物联网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国际物联网市场运营:鼎盛创媒 | 粤ICP备12011579号-2